行业动态

专家剖析 | 鞠德东:促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完美交融

发布时间:2024-08-26 文章来源:本站


   8 月 23 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领导于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亮相,其一方面阐述了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深入剖析了近年来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并且明晰了后续的工作要点。


   文化遗产乃是珍稀的不可再生资源,需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其焕发生机,让历史文化遗产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潮流,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领域,切实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其一,筑牢底线防护,留存原居民以及 “烟火气息”。面对历史文化遗产,务必秉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的原则,坚决杜绝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失管失修、利用不当等问题的出现。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综合环境提升工程,引领各地将以往的 “拆改留” 转变为 “留改拆”,运用微改造的 “绣花”“织补” 手段,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宜居程度,保留那份乡愁记忆,留住城市的人文特色。众多地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但加大对老城街区 “物” 的保存力度,同时将反映居民生产生活的非遗、传统工艺以及市井生活完整保留下来,真正做到 “见人见物见生活”。例如,江苏扬州坚守不搬迁居民、不改变街区形态的原则,依照 “一街一策” 的思路,增加街区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扬州 “老街古巷、市民市井” 的独特韵味。如皋在城市发展建设工作中充分尊重历史,全方位守护历史文化遗产,于细微之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冒家巷、迎春桥东河边、通城巷等街巷道路的保护更新工作。


   其二,聚焦民生福祉提升,补齐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城市、乡村以及建筑,既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关键空间载体。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将保护传承工作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融入让群众生活更加舒适满意的观念,这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具体践行。一些地方聚焦人民群众 “急切期盼解决” 的问题,大力提升街区街巷的基础设施水平,让居住于此的群众能够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捷。比如河南开封在街区推进 “四改” 工程,将地下管网改造、老旧厕所改造、街巷道路改造、建筑立面改造一体化实施,从 “表面” 到 “内在” 全面提升了街区品质,完善了功能设施。一些地方针对老城街区建筑老旧、抗震能力弱、防火能力低等状况,实施房屋抗震加固、增设避难场所、增添消防设施、提升预警能力,提高了老城街区的安全韧性,让老百姓居住得更加安心。例如新疆喀什将抗震加固作为古城街巷街区保护的首要任务,完成了 28 个片区、533 万平方米危旧房的更新改造,古城居民直接受益,安全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其三,发挥经济效能,助力城乡高质量发展。合理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能够让历史文化遗产拥有持续的活力。从 2017 年起,住房城乡建设部在 70 余个城市组织开展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带动作用,积累优秀经验,鼓励并推动各类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努力实现以用促保,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比如,广州市在永庆坊通过对历史建筑的修缮和活化利用,吸引众创办公、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入驻,成功重塑了老城区的活力。还有不少地方积极主动作为,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建设文化展示、传统居住、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特定功能区,培育新业态,创造新就业,让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重获新生。比如,山东青岛中山路广兴里片区将历史建筑保护与业态植入巧妙融合,形成 “老建筑 + 新消费”“原场景 + 新体验” 的业态新模式,通过 “里院” 改造,增加创业工坊,并配套餐厅、洗衣房、健身房、会议室、书店、酒吧等公共活动空间,为年轻人创新创业提供 “肥沃土壤”,摇身一变成为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为青岛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今年 8 月 16 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的通知》,收录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创新经验,各地反响热烈,对引导保护实施的正确方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