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工业互联网如何做到增加30%营收还能节省80%成本?

发布时间:2022-04-05 文章来源:物联网智库

  孔子曾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同样,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目标之一也是提高效率,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过去几年,工业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快速兴起和发展,引发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加速融合创新,并驱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在即将“爆炸”的前夕,众多企业都期望自己是最后的“幸存者”。为此,众多的商业模式被提了出来。那么,哪些商业模式最为有效,最后能有多少成功落地,匹配到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中?

  本文通过解析几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实际案例,剖析其中的关键技术。期望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与之匹配的应用场景,能够引发行业思考。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商业模式创新

  在谈商业模式之前,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是什么?行业内的人会说,生产设备互联、物品识别定位、能耗自动检测、设备状态检测、现场重要信息远程告知、配件和产品防盗、生产考核环保检测等。这些只是表象,商业模式是蕴藏在背后的底层逻辑,数据是验证底层逻辑是否可以畅通无阻的密码。因此,我们只看真实案例和切实数据。

  本文调研的对象是树根互联,他们率先验证了一批落地的商业模式,也跑出了部分实际数据。就此,物联网头条与树根互联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黄路川进行了直接交流。有句俗话说:数据是上帝的语言,而优秀的老板通常是数据控,因此本次调研中实际数据是我们沟通中重点的重点。

  说起树根互联,业内不会陌生,她的前身是三一重工物联网部门,在服务三一重工若干年后,成立独立公司进一步发展。树根互联为了更好的赋能制造业,结合自己的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针对不同的工业应用场景推出了4种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1:生产即服务模式

  商业模式2:全维保模式

  商业模式3:耗材管理模式

  商业模式4:能耗管理模式

  以下是对每种商业模式给出的例证和数据。

  商业模式1:生产即服务模式

  一个商业模式是否成功,并不是靠臆想,而是靠市场的验证,数据的证明。这一点,树根互联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黄路川也很认同。黄路川表示:树根互联与大豪科技合作推出的“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典型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成熟案例,得到了市场的验证。

  大豪科技是缝制设备电脑控制系统的龙头企业。由于国内缝制机械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主机厂、品牌商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亟需一个方案帮助缝制机械行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大豪科技与树根互联的合作就应运而生了。

  “根云平台”帮助大豪科技完成适用于缝纫纺织行业市场应用软件的开发,实现缝纫绣花设备的数据采集、上传,以及大数据云服务的存储与处理,提供基础管理、工作量统计、设备远程控制与诊断、管理报表等设备管理功能。

  这是一种推动缝纫纺织行业的机械制造商,实现从硬件销售的一次性收入,转变为到按成果收取长期运营服务费用的商业模式创新。简单来说就是完成从卖机器到卖服务的变化。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说:顾客购买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同样缝制企业购买的不是绣花机,而是绣好花样的成品。

  根云平台利用全国性网络,汇聚优秀的打板师,并将数字内容解析,打板的花样在网上形成标准化的文件上传到平台,绣花厂可以直接从根云平台选择要绣的内容。根据结果付费费用,包括机器成本摊销、针线等物料成本费、花样打板设计费等。这样一来,绣花厂只需按照绣花的结果付费,绣多少就付多少,生产多少就付多少。这样的商业模式,由于汇聚了一站式服务(绣花机、花样版权、针线等),使得营收能够提升30%。跳过钻头,直接买到了“墙上的洞”。

  那么,支持这个模式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1. 树根互联与银行合作,借助ABS(资产证券化, 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模式,把重资产变成轻资产,减小现金流压力。

  2. 技术核心能力,树根互联与大豪科技一起攻坚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软硬兼顾的服务。

  3. 物联网运营。树根互联以运营的方式接触最终用户,包括应用激活、生态圈汇聚、产品迭代等。

  当然,在以上能力中,最为关键的是根云平台赋能制造业的两个抓手。

  抓手1:工业协议解析。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工业网关和边缘侧解析,建立通用的协议解析库并与工业控制器厂商结盟,持续扩展协议解析的范围。树根互联与大豪科技、OMRON(欧姆龙)、Honeywell(霍尼韦尔)等企业建立战略协议,共同促成各种协议的解析与数据贯通。

  抓手2:知识引擎。树根互联通过积累掌握了多种行业设备类型和行业know-how,提供与之匹配的贴身支持。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是将行业know-how进行体系化和数字化的表达与呈现,这与硬件技术有本质区别,更加难以洞察和提炼,也是长期积累和内功体现。

  商业模式2:全维保模式

  一台设备在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维护、维修、备件的费用占到很大的成本比例,有时甚至超过设备的硬件成本的4-5倍。原来厂家普遍将维护、维修、备件管理孤立在孤岛上,并不与生产运营结合,智能MRO管理更无从谈起。这就导致了一个运营低效的问题,在保证机器持续工作的情况下,并不知道如何提升维保效率。